在突发事件面前,确保自己安全,保障家人和朋友安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向他人伸出援手。这不仅仅需要良善和热情,更需要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我们不知道下一次灾难会在哪里发生,也无法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谁会遭遇不幸。为此,中国社区灾害管理小组推出“公民应急响应技术”系列课程,全面提升社区、企业、校园等基层应急人员、志愿者的应急能力,做好灾难应急准备,以降低灾难时所受到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公民应急响应技术CitizenEmergencyResponseTechnology”简称CERT,是提高社区居民、企业员工、校园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灾害处置能力和基本应急救援能力的综合性技术,由美、德专家根据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的概念拓展而来。由PRIA的资深专家团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而推出的认证培训项目。包含“应急响应人”和“中小学生安全实践”两个部分。
CERT是由北京世纪慈善基金会华夏应急基金支持,中国社区灾害管理小组和职业救援教练联盟向全世界推广的防灾能力提升项目,由授权机构在地方基层实施。“CERT”主要教人们如何更好地应对可能会造成危险的紧急突发事件,教会他们在灾后救援黄金72小时内,做出响应,保护自己。同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接受过CERT培训的志愿者可以协助专业响应队伍救助受灾群众,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CERT课程具有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可用于我国多种社区类型的应急能力建设培训,包括城市型社区、农村型社区、园区型社区、企业型社区和校园型社区等。
EMS最初起源于急救医疗服务,是以减少交通事故伤害、完善救护系统为目标的志愿者行为。在美国、英国、德国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推动下,EMS概念逐渐得到拓宽:即由医疗救助到应对突发事件,由医疗志愿者到其他更多人员。2010年3月由中德政府联合推广联合国“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项目时,我国开始认识这一概念。2015年中美第七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达成一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和中国应急管理相关机构着手就中国社区灾害管理建设项目开展合作,引入“社区应急响应队”培训课程。经过近两年的验证和修订,中国社区灾害管理小组正式将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能够指挥在场民众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自救互救的人员定义为“应急响应人”。
CERT项目的核心是“应急响应人”标准课程,标准课程面向成年人,旨在培训个人,使之有能力做好灾害响应准备。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预防和应急准备、火灾与消防安全、紧急医疗处置、人工搜索与营救、灾后心理疏导、“应急响应人”组织架构和综合演练等模块的构建,来实现对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提升社会的抗灾能力,使民众更安全。这项培训涵盖在发生灾害后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的基本技能,通过培训和练习,以及作为团队一起合作,在灾害发生后,你能保护自己,为最多人做最有益的事情。
CERT项目的专家依据人员年龄特点,针对性的优化了课程内容和结构,使之满足青少年应急响应的基础需求。“中小学生安全实践系列课程”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灾害应对能力和全面的生存能力。帮助校园和教职人员提高基本应急救援能力,增加防灾韧性。课程教育同学们如何做好准备,学习基本的灾害响应知识和生活技能,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应对潜在的灾害隐患。使用本课程的基本技巧,可以协助挽救生命和保护财产。
事故现场最先能提供援助的人几乎都是家人、邻居、朋友、同事和同学等其他幸存者,而非专业急救人员。引导青年人加入国家总体应急响应预案,提供基本应急响应技能培训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准备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